曾几何时,留学成为一种潮流。随着留学队伍的与日俱增,低龄化成为了留学队伍中的突出现象,在高中阶段就选择去国外读书的孩子也越来越多了。下面我们就跟随这位中国的小留学生王同学,感受留学生活“留”给他的阳光、进步和成长吧。他告诉我们的故事,或许能对其他准备将自己上中学的孩子送出国门的家长们有一点点的参考呢。
我们学校就像哈里波特小说里写的一样
我初中刚毕业,妈妈就把“是否出去留学”的问题甩给了我。虽然我中考考上了北大附中,但是我自认为不是那种刻苦的孩子,国内“push、push”的学习方式也不是很适合我,加上我外公曾经在英国工作过,给了我一个英国比较好的印象,我自然而然地选择了出去。
刚到英国,我去的是一所名叫威克利(Wycliffe College)的私立学校,这间学校从小学到高中都有,有300多年的历史和传统。据说是因为有了这间学校,才有了这个小镇,附近才有居民。因为学费比较贵,当地的学生很少,学校中海外学生的费用为6000-8000镑一个季度,吃住全包。我们通常是两人一间宿舍,很宽敞,自己有一个衣柜,两个大的储物柜,还有小的衣柜。宿舍有宿舍长,就像哈里波特小说里写的一样,只是没那么多姿多彩。这里的学校是三个月一个假期,放假期间学校关闭。
学校里体育活动比国内多出很多,像我们学校有马术、高尔夫球、橄榄球等,都是很基本的。
我们学校是一所教会学校,但不像伊顿那样的贵族学校,要求学生有爵位背景。我们每天早上要去做礼拜,唱圣歌,履行“教会”的形式。老师说,这可以让学校少交些税,如果不这样,万一有人来看到,会说你不是教会学校,但不要求学生都信教。
在英国学习与国内不一样的地方很多,在国内时,老师让做什么题,就去做什么题。老师给你一点意图,学生就不断参加课外的补习班,压得很重。英国老师通常的要求是:“同学,我要求你从××页看到××页。”但下堂课老师不会再提问。在老师看来:我已经让你看了,看不看是你自己的事情,看了对你以后的学习考试有帮助,不看也不关老师的事情。
在国外比较小就接触到写论文,查资料,找论据。一开始,我两个月写一篇1500字的论文都很怵,总是拖到最后一刻才动手。慢慢地发现,按照老师教的方法和思路还是比较容易的。
一般写论文时,老师先帮助你弄清论文的主干,把你的论点写出来,之后再拓展结论,然后反过来再写出你的根据。老师更多地希望你去图书馆查资料,适当地运用网络的知识,并且特别注重版权的问题。如果要引用别人的东西,需要注明引用的出处、时间并在文后有注解。后来到大学里,有专门的课程教怎样写注解,只要被查出你的文章中有15%是抄袭,你的整篇论文就作废,并丧失考试资格。
到后来,感觉写论文比考试还是容易得多。现在10天就能搞定一篇3000字的论文。
和作论文相比,能让我比较得意的是数学。我们在国内时心算到两位数是很容易的事,而国外的小孩只会用计算器。一次,我用心算回答老师两位数的数学问题后,全班同学给我鼓掌,觉得真神奇,而我则觉得这真是太小意思了。国外的一个心理学家皮埃基认为:小孩子在没有形成智力和定向之前,不要学习过多的知识。所以他们都是到高中以后再分学科。
给我感觉,国外的氛围比较轻松,学习不是那么紧凑。比如,假期就是假期,只要求学生在假期中把论文的材料找到,并不要求做暑假作业、寒假作业,也不要求参加任何补习班。
美术课就是“涂鸦”
我在国内从来没学过美术,到英国后,选修了美术。我画素描比较多,中国孩子大多喜爱画素描。这一点英国老师很不欣赏,说:“不要总是照着描,这样会影响你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美术是一个有创造性的东西,很多中国学生的通病就是老照着画。”老师希望你用不同的颜色在上面乱涂,尽管涂完之后根本看不出原来的底稿。按照老师的要求,学生在画之前,要把画的步骤写出来,底稿、上色、上不同颜色的对比和想法,然后告诉老师你为什么这样画,旁边要有注解,说明想法和理由。如果是画一幅8开的画,要先找资料,根据哪个艺术家的画、原品是什么样?我通过这张画知道了什么?我怎么改变的?用什么方式改变的?
一般作一幅画,做出的步骤图很厚,大画、小画、草图、上色图和成品。开始我特别不习惯,从国内去的人都这么想:我给你一个成品和结果不就行了吗?何必在乎过程,画得好就行。而老师则说,哪怕你画得再不好,只要让我看到你用心画了,你的激情让我感受到了,你每一个步骤都认真做了,你的理念、思想都表达出来了,就是一部好的作品,你就能拿很好的分。
我的一次违纪记录
我从小到大没有在学校被罚的记录,到英国后一次因为违反校规被校方处罚,留给我的印象特别深。
像我们这种寄宿制学校,有很多管理上的规定,比如晚上11点以前必须回到自己的宿舍;不许吸烟喝酒等,只要违反必受处罚。
有一次,几个俄罗斯朋友还有几个中国同学,晚上拿着几瓶伏特加悄悄地来到我的房间,叫我跟他们喝酒。我从来没有喝过酒,更不要说伏特加这种烈酒,他们说兑着雪碧喝没事,但我还是只喝了雪碧,他们都喝醉了,有的喝得非常hi,吐得一塌糊涂。早上7点,我们刚刚睡下,不知怎么回事儿,老师“当当”地就来敲门,说:“你和×××,来我办公室。”我想不会这么快就发现了吧?结果老师第一句话就问:“喝没喝酒?”我只好承认了,回来后跟朋友一对,他们全都招了。原来是有两个高年级同学出去吸烟暴露了目标。和喝酒相比,吸烟的违纪性质更严重。老师很生气,就给我妈打电话“告状”。之后我们被处罚,我因为从来没有违反过校规,就给了我口头警告,带我去见副校长。副校长警告我们说:一个学期不允许碰任何酒精的东西,晚上10点前必须回到宿舍。抽烟的人则被留校察看。
英国人的想法是:家长把孩子送到这里,我们就要对孩子的一切负责任。如果孩子出了任何的问题,学校都是要负法律责任的。
后来又有一次,活跃的俄罗斯人腌了烤肉拉我们上山喝酒吃肉,这也是违反校规的。我后来告诉他们:以后这样的事情不要再叫我,我不会去的。
有个特长让我自信
刚到英国时我15岁,很喜欢篮球。当时学校只有一个15岁以下的篮球队,老师就建议我去考篮球裁判,说以后对我上大学有帮助,我就成了我们学校唯一一个去考篮球裁判的学生。英国的篮球裁判共有9级,我考了第二级,有资格判罚学校一级、校际之间的比赛,于是一些大的比赛都让我去按分数牌、当边裁等。这使我觉得能拿到英国篮球裁判的资格是件比较有意思的事情。考第一级需要具备篮球比赛的基本知识,由一个7级以上的老师来认定;第二级需要积累一定的比赛经验,由老师来认证。第9级可以执掌国际比赛,很难考。后来因为学习比较紧张,就没有接着考。
我在国内时曾经专门接受过羽毛球培训,到英国后全校无敌手,这让我很得意。后来我牵头让老师组织了一个羽毛球爱好小组,开始时学校里很少有人会打羽毛球,我这个小组慢慢壮大,后来终于组成了一个拥有20多人的球队。
有的中国学生在国内学过一点乐器,比如练过钢琴,或者是会吹萨克斯管,尤其是会中国民乐的人,到那边会感觉很棒。有一个香港同学会吹笛子,在音乐会上吹“梁祝”,老师问我这是什么音乐,我说是“中国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觉得很自豪。有的同学在家时父母逼着练到钢琴9级,到英国后经常去钢琴室,成为音乐会的骨干,我就觉得特给中国人长志气。小的时候没有这种想念家乡和作为中国人自豪的感觉,大了以后慢慢地感觉就会强烈。
16岁交异性朋友很正常
在国外朋友特别重要,朋友都很正,会少走很多弯路。我说一个到目前为止特别让我感动的故事:我有一个朋友和我一块出去的,现在他移民加拿大了。有一次我的护照签证过期了,我打电话预约办理说已经满了,只能到那排队。我想,只有排在第一才会有把握,就和朋友说了这件事,他立刻说,我陪你排队,我们晚上9点就去了。冬天,穿堂风刮着,签证处门口很冷,我的同学从晚上9点一直陪到我第二天早上7点!我真的很感动。
我有几个香港同学,在伦敦时跟着朋友去赌博,把学费都输进去了;还有的被朋友借几千镑,然后就再也找不到还钱的人了;我也见过一些父母在国内打工挣钱,孩子在那边狂花的情况。在国外交友,自由度更大,那边的环境很复杂,学生中什么背景都有,要懂得如何交朋友。
还有,在英国的中学生一般在16岁左右就会交女朋友。如果有家长对16岁的孩子在国外有没有女朋友会产生疑问,我可以肯定地告诉他们,80%以上的都会有的。这在国内觉得很夸张,在那边一点儿都不奇怪。英国学生更早,14岁就交朋友,所以说不单因为离乡背井寂寞造成的。
有个资料说,苏格兰未婚产子的比例比去年增长了15%,英国的早生早育在整个欧洲名列前茅。所以家长对此千万不要抱幻想,如果孩子的费用超支比较大,就是跟交女朋友有关。英国的电信费用很便宜,一个月交三、四十镑,可以有700分钟的免费通话时间、50条免费短信,再白送一个手机。但是700分钟对热恋的情侣来说太少了,经不住老打、聊天、发短信。他们一个月的电话费比较少的也要200多镑,三、四百镑也见过。
我所有的朋友都有女朋友,但是我没有,因为我比较爱玩儿,朋友也多,顾不上,可能属于另类吧。
如果再次选择,我会更早出去
我在英国初中上了两年,高中上了两年,开始我英文很不好,考试就六、七十分。有的家长担心中国孩子多的地方不利于说英文,其实到那个环境,你很自然就说英文,而中国孩子在一起也不可能不说中文。
你问我,如果再做一次选择,还会不会选择留学?我给你的回答是:我可能会选择更早地出去,因为更早出去语言能学得更好些。我很羡慕那些更小的同学,他们和英国小朋友在一起,能知道更多的哩语,那些十二、三岁出去的人和我们发出的完全是两种语音。
很多人担心年龄小出国,如果没有监护人的监护,会不会容易出些问题。说实在的,我15岁第一次出去时根本就没想过家,我妈说我上飞机时头都没回,可能是“少年不识愁滋味”吧。
但是我每一次回来,就更想留在家里。一次在国外生病,做饭煮粥时里面放了很多东西,结果煮好了特别难吃。我就想:在家我什么时候吃过这么难吃的东西?只要我妈妈在我身边,就不会吃到这么难吃的饭。
后来就懂了,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小孩子出去之后,自理能力自然而然地会培养出来的。我在国外上学,其实就跟上国内寄宿学校差不多,三个月一个假期,一年有三个假期,假期就回到国内。又有电话、E-mail、手机短信、上网可视电话,有什么想法和事情,联系起来很方便。再说,其实小朋友出去,再坏也坏不到哪儿去。因为他接触的面很窄,像赌场、酒吧这样的地方,不准许未成年人进去,商场里不会卖烟给18岁以下的人。加上那边必须要有监护人,学校的设施和制度都很健全,有问题处理会很快。我想家长愿意把孩子送到英国,有一点是因为英国教育比起美国教育更像中国教育。英国中学的管理有点像中国,老师要盯着你:是否完成作业,是否违纪,违纪要给你惩罚,事无巨细什么都管。
到国外后,你会发现父母教你的东西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你,包括生活习惯和与人处世的原则。比如我妈说,做事情要考虑到最坏的后果。到英国经过很多事情之后,发现我妈说的是对的。比如,考试没考好,最坏的后果是重考一遍。考试如果作弊,最坏的后果就是停学,这是不一样的。有的可以接受,有的就不能接受,只能做最坏后果也可以接受的事情。
所以说,家长对自己的孩子也应有个认知,相信自己的孩子和家教,就并不存在早送还是晚送的问题,如果要被“花花世界”污染,早就污染了。其实国内也有一样的问题,只不过花的成本不一样,让人觉得问题的严重程度不一样。
选择学心理学的理由
我选择学心理学,跟我中学时的导师有关系,是老师建议我考虑向临床心理学方面发展。我想,中国这么多人,很多人需要心理医生。另外,我去过英国的心理学机构,发现他们的工作时间很自由,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来决定是否约病人。二是我从小就比较喜欢了解人,愿意跟人交流和帮助别人,这种工作比较符合我的性格。
我原以为心理医生的工作就是跟电视上的访谈节目一样,学了之后发现,远没有我当初想象的容易。不光要学会生物学方面的知识,还要学习管理学,涉及到化学、历史等问题。比如生物,要涉及到DNA等,遗传、变异等,跟我想的完全不一样。
我在高中时学过一个概念:面对还是逃跑,这是心理学的一个理论,涉及到肾上腺激素的分泌。黑夜中遇到一个人老跟着你,如果你的肾上腺分泌多,就有可能回过头去跟他打一顿,反之则是赶快逃跑。之前,我可能会逃避,我在英国5年,就因为这么简单的问题就放弃,我自己也接受不了。现在看来,坚持一下是对的。
我特别爱和老师交流,这不仅在中国学生中较少,连英国本地学生中像我这样和老师交流这么多的也少。“没见过这样的中国学生”,下课就去和老师聊天,什么都聊。从我的住房问题,到中国独生子女,再到中国举办奥运会,还有中国老龄化人口等。和老师交流越多,发现自己的潜能越大,社会交往能力在增强。
现在我很感激父母把我送到英国,我不知道如果留在国内读书会是什么样,在英国读书让我庆幸的是,在这里我得以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心理学学科来学习,明确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大学还有两年毕业,再读一年的研究生,还有两年时间写博士论文,之后考取英国的心理学资格证书,就可以回来开个诊所了。
我想告诉学弟学妹的
我如果有弟弟妹妹,就想告诉他们,如果准备到国外上学,最好先在国内多学一些技能,不要嫌麻烦,学得好出去后就会提升荣誉感,会提升很多。比如我的羽毛球打得好,自信心就特强。一技傍身,没有坏处。当初,父母可能就是为了让你有个爱好,到了国外,这可能就是你被大学录取的一个优势,甚至可以谋生,还有会给祖国争光,人家会说,这个中国同学如何如何。在国内没有感觉到这么深,在国外就会觉得,当初父母让我学这些是对的。
出去以后,在高中阶段选学科,如果学理科,可选一门数学,不吃力;如果想经商的人,可选一门会计课程,不要选商务管理;如果学文科,可选一门英国文学;学法律可选心理学学科。第二年,如果感到压力很大,考虑放弃自己喜欢的那门,选择志向的那门;数学拿两个A是没有问题的,再加上参加一些社会活动,保证你高中毕业能上英国前十几名的大学。
|